CONTACT
Trang chủ Tin tức mới nhất Quay lại trang trước
Sep 21, 2023
法律新聞

《性別平等工作法》修法概要

  2023年5月31日的一篇臉書發文,開啟了台灣新一波#MeToo運動,許多受害者紛紛站出來發聲,引起各界關注。時隔二月,立法院於今日(2023/07/31)通過性別平等工作法之修正,期待能透過改善相關法制,塑造更多元性別友善的工作環境。針對本次性別平等工作法之修法,婦援會整理出以下重點:

一、法條名稱與名詞定義更精確:

        為保障工作權及職場中的性別平等,實踐性別地位實質平等之精神,本次修法將原「性別工作平等法」改為「性別平等工作法」(以下以新修正名稱統稱之)。

        名詞定義部分,本次修法明確定義「工作場所性騷擾事件」,清楚劃分與性別平等教育法、性騷擾防治法之適用範圍。[1]另外,本次修法納入權勢性騷擾之定義,將受雇者在非工作期間遭受來自職務關係之人持續性騷擾之情形,針對各式狀況明確定義,並明文予以禁止。[2]  

二、打擊權勢性騷擾

        有鑑於近年權勢性騷擾案件頻傳,本次修法針對職場中權勢關係下性騷擾問題增訂相關規範:

        若被害人被權勢性騷擾,除了因遭受性騷擾而受有財產或非財產之損害得請求行為人賠償,也得請求法院依侵害情節,酌定損害額一至三倍之懲罰性賠償金,若行為人為公司或機構之負責人或僱用人,被害人則得請求損害額三至五倍之懲罰性賠償。[3]

        行為人為權勢性騷擾經申訴調查成立者,由地方主管機關處六萬元以上六十萬元以下罰鍰。[4]

三、申訴機制更完善

        針對申訴機制,本次修法新增訂幾項規範:

        (一)本次立法增訂政府機構、部隊、學校等工作處所於所屬公共場所及公眾得出入之場所,於構成員或受服務人數「十人以上,三十人以下」之情形者,應設立申訴管道,協調處理;若為三十人以上之情形時,並應訂定性騷擾防治措施,且公開揭示之。[5]

        (二)申訴之提起,增設了得向地方主管機關提出申訴的機制:受僱者或求職者遭受性騷擾,應向主管提出申訴,但若行為人為該單位之最高負責人或僱用人,則可向該職務單位所在地之主管機關提出申訴,避免最高負責人或僱用人有如「球員兼裁判」,自行受理對於自己行為提出之申訴的不合理情形。若雇主未處理或不服被申訴人之雇主所為調查或懲戒結果,也得直接向主管機關提起申訴。[6]

        (三)申訴經調查後,認定為性騷擾且情節重大,雇主得於知悉該調查結果之日起三十日內不經預告,終止與行為人之勞動契約。

四、扶助資源要提供

        受僱者或求職者因雇主違反性別歧視之禁止、職場性騷擾防治義務或促進工作平等措施規定,或遭受性騷擾,本次修法新增,地方主管機關有提供申訴人法律諮詢或扶助之義務,協助申訴人及雇主提供或轉介相關服務;地方主管機關在提供法律諮詢與扶助,中央主管機關應視財政狀況,適時給予地方主管機關補助。[7]從體制面健全申訴制度外,也從體制外的社會福利予以申訴人更多協助。

 四、罰則更嚴格

        本次修法針對雇主若有違反職場性騷擾行為防治、糾正及補救義務之情形,新增罰則,課與雇主更重的職場性騷擾防治義務,從職場環境下手,杜絕職場性騷擾發生。[8]

        最高負責人或僱用人若被地方主管機關認定有為性騷擾之行為,本次修法新增一萬元以上,一百萬一下之罰鍰。以行政罰的方式,嚇阻最高負責人或僱用人利用職務之便對職員或下屬進行性騷擾。

        本次修法納入權勢性騷擾的相關定義與罰則,也制定了更完善的申訴機制,希望從法制的改善,進一步影響職場文化,漸漸形塑更性別友善的職場環境。但本會以為,此次修法未將雇主或地方主管機關受理申訴,進行調查的過程中,行為人先行離職或退休,藉此逃避職務調整等懲處的情形納入規範,誠屬遺憾。本會呼籲應考量更多實務情狀,方能修定更全面之良制。


[1] 性別平等工作法第一條第二項:工作場所性騷擾事件,除校園性騷擾事件依性別平等教育法規定處理外,依本法規定處理。

[2] 性別平等工作法第二條:本法所稱權勢性騷擾,指對於因僱用、求職或執行職務關係受自己指揮、監督之人,利用權勢或機會為性騷擾。有下列情形之一,適用本法之規定:一、受僱者於非工作時間,遭受所屬事業單位之同一人,為持續性性騷擾。二、受僱者於非工作時間,遭受不同事業單位,具共同作業或業務往來關係之同一人,為持續性性騷擾。三、受僱者於非工作時間,遭受最高負責人或僱用人為性騷擾。

[3] 性別平等工作法第十二條:依前二項規定負損害賠償責任,且屬權勢性騷擾者,法院並得因被害人之請求,依侵害情節,酌定損害額一倍至三倍之懲罰性賠償金。

[4] 性別平等工作法第二十七條:對他人為權勢性騷擾,經申訴調查成立者,由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處新臺幣六萬元以上六十萬元以下罰鍰。

[5] 性別平等工作法第七條第一項:政府機關(構)、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於所屬公共場所及公眾得出入之場所,應採取下列預防措施,防治性騷擾行為之發生:

一、組織之成員、受僱人或受服務人員人達十人以上者,應設立申訴管道協調處理。

二、組織之成員、受僱人或受服務人員人數達三十人以上者,並應訂定性騷擾防治措施,且公開揭示之。

[6] 性別平等工作法第三十二條之一:受僱者或求職者遭受性騷擾,應向雇主提起申訴。但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得逕向地方主管機關提起申訴:一、被申訴人屬最高負責人或僱用人。二、雇主未處理或不服被申訴人之雇主所為調查或懲戒結果。

[7] 性別平等工作法第三十七條:受僱者或求職者因雇主違反本法之規定,或遭受性騷擾,而向地方主管機關提起申訴,或向法院提出訴訟時,主管機關應提供必要之法律諮詢或扶助;其諮詢或扶助業務,得委託民間團體辦理。

地方主管機關提供第一項之法律諮詢或扶助,中央主管機關得視其實際財務狀況,予以補助。

[8] 性別平等工作法第三十八條之一:雇主違反第十三條第一項第一款規定,經限期改善,屆期未改善者,處新臺幣一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罰鍰。雇主違反第三十二條之二第五項規定,處新臺幣一萬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罰鍰。

Hỗ trợ cung cấp liên kết đến các nguồn lực phù hợp
Có thể liên hệ với chúng tôi thông qua chức năng “Tư vấn ẩn danh” trên website hoặc qua đường dây
tư vấn
Đường dây tư vấn của Tổ chức
Thời gian làm việc: 9:00–17:00
nghỉ thứ Bảy và Chủ Nhật
Tìm kiếm